在北京打工的河南籍民工姜松龄,负责厨具销售,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印在宣传册和名片上,手机是他联系业务的工具.小廖在武汉彪记快递公司作业务员,他出门之前总是确认手机在身上,这样客户就可以随时找到他.
到今年6月末,我国手机用户突破5亿,平均不到3个人就拥有一部手机,手机成了大多数劳动者都能消费得起的普通生活工作用品.
需求带动手机用户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快阶段,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买得起手机.另外,手机也像电脑的发展一样,遵循着稳定的规律——随着技术进步,性能会越来越高,同时价格也越来越便宜.现在,不到一千元钱,就可以买到一部带摄像和mp3播放功能的诺基亚5070.如果要买一个普通黑白屏手机,只需要三四百元,月收入在千元左右的普通民工也消费得起.而在3年前,人们花1450元钱才能买到飞利浦的一款黑白屏手机.
“以前要到县城去,现在在镇上就能给手机交费,很方便.接电话也不收费了.”家住河南省柘城县起台镇姜庙村的村民姜振宇表示“对中国移动很满意”.移动服务商之间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在资费和服务上展开了竞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移动供应商的网点从城市铺向乡村,手机充值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针对不同群体的“套餐”层出不穷,手机信号覆盖率也越来越高.资费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支付手机通讯费;服务提升使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得需要信息.
“"第四种力量"的崛起,是手机用户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无线营销研究专家朱海松说.朱海松把“信息”看作继设备、资金、人才之后的“第四种力量”.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将逐渐加大,而手机是人们沟通信息、获取资讯的最便捷工具.移动技术的先进和便捷让其它通信方式望尘莫及.对移动通信有效需求持续加大,也是中国手机用户保持高增长的重要原因.
重塑现代人生活方式
朱海松称手机是现代人最贴身的“万能终端”,手机、钥匙、钱包成了人们外出必带的三样东西.在公共汽车站或地铁里,常常可以看到“拇指一族”掏出手机抓紧时间发短信,聊QQ或者通过WAP网页浏览新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今年6月30 日,我国手机网民数比去年翻了2.6倍,达到4430万人.
“发送"朱海松"到50120,就可以获得我的"手机名片".”朱海松笑谈自己是较早使用“手机名片”一族,又给笔者讲到自己通过手机短信购买《变形金刚》电影票的经历.他的生活已经“手机化”.
北京财经学院毕业的小葛说:“我的主要娱乐是"玩"手机”.越来越多的手机集中了多种功能,利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拍照,听音乐,玩游戏.在三峡大学读大一的孙伟川有过多次通过手机购买火车票的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既方便又省钱”.笔者还了解到,中国民生银行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联合推出了“手机钱包”服务,为个人客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的业务.客户把手机号码与民生卡账号进行绑定,通过手机短信、语音、WAP等操作方式,随时随地可以获得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手机不仅仅是媒体,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工具,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行各业.”朱海松说,“手机已经在影响并将重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拓展了城乡用户空间
“用户就是商机,估计到2008年,手机用户将达到6亿.”朱海松表示,移动通信产业链正在迅速延伸,从手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到各式各样的移动增值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机遇.
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移动运营商细分市场,用短信、个性铃声、“掌上股市”等多样化业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定制手机也在这种多样化要求中应运而生.它由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联合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各相关环节——制造商、渠道经销商、增值服务开发商,各方携手共同面向最终用户,推出丰富多彩的移动增值服务.
据介绍,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每天的盈利额在2亿元以上.除了“高端渗透”,移动运营商还很重视“低端挖潜”.中国农村还有庞大的手机用户待开掘市场,中国移动等移动运营商已注意到农村市场的潜力,针对农村通讯需要推出功能较为单一同时价格比较便宜的低端手机,并在资费等方面对农村市场进行各种倾斜,从而拉动农村市场,进一步拓展手机用户的增长空间.
“5亿用户将成为无线营销的直接对象,而且是"一对一"的方式.”朱海松认为手机用户还将为市场营销带来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