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随着蒙牛特仑苏“OMP致癌风波”、多美滋“结石婴儿疑团”、“苯甲酸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国乳品行业正在遭遇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最严重的一轮信任危机。很多消费者都表示,近期经常会发生像蒙牛特仑苏OMP的这种事件,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让人不能放心,“暂时不会购买乳制品了。”
虽然卫生部、中国奶业协会等部门和机构对蒙牛及其他企业的OMP、苯甲酸给出了安全鉴定,但是市场统计显示,乳品(尤其是以特仑苏为代表的高端液奶市场)消费下滑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权威部门的认定并未能平复媒体对于乳品安全的质疑,负面报道仍然层出不穷。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媒体在报道中的偏向性将导致中国乳业的危机继续蔓延。
选择性曝光加剧食品安全恐慌
与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不同,乳业此次危机的集中爆发并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媒体的选择性曝光和大量炒作才是根本。
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公函,要求蒙牛在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报批之前,停止向蒙牛特仑苏产品中继续添加OMP。2月11日,一位匿名者将此内部公函发到全国各大媒体的邮箱。随即,全国媒体就此进行了广泛报道,但视角并没有落在企业在生产中“非法添加OMP”,而是集中在“OMP致癌”这一耸人听闻的谣言上。百度指数统计显示,蒙牛特仑苏OMP的用户关注度由0一天之内飙升至14570。人们谈OMP色变,《上海商报》一篇评论更是发出这样尖锐的疑问:中国牛奶到底还能不能喝?
随后发生的“苯甲酸”事件,更是让媒体和公众的讨论从蒙牛特仑苏“OMP致癌”、“特仑苏OMP致癌”向“蒙牛致癌”、“牛奶有毒”的方向迅速升级。英国《食品管理》上一篇题为《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含量评估报告》的论文经国内媒体渲染,以“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或影响婴幼儿健康”为题报道后,引起了消费者很大恐慌。
事实上,根据2月19日乳制品工业协会专程出具的说明,这篇论文中并没有“或影响婴幼儿健康”的结论,恰相反,在列举了一串数字后,认为“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论文还说明,乳(人乳、牛乳)本身含有微量苯甲酸。检测的所有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不是厂家人为添加”。但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一最为重要的事实信息却被刻意省略,而以记者主观臆断的结论“或影响婴幼儿健康”作为噱头。
媒体炒作削弱政府公信力
分析最近一轮乳业危机中的报道可以发现,媒体对于一些“专家”的偏爱远远超过了政府监管部门。比如最早开始质疑蒙牛特仑苏OMP安全性的所谓“打假斗士”、旅美学者方舟子,其出镜率就大大高过了卫生部等监管部门。
特仑苏“OMP致癌”风波发生后,2月13日,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织卫生、营养、毒理、食品、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出具了“专家认为饮用添加OMP的牛奶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的结论。
但是卫生部等监管部门的公告并未得到媒体的认可。在一些持“阴谋论”的媒体解读下,这份由卫生部等六部门出具的权威鉴定,被与三鹿当初公关百度混为一谈,扭曲为蒙牛“政府公关”的结果,并不具有可信度。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采访中一句“OMP的危害可能要10年、20年时间才能出现临床的症状”的“结论”,被多方媒体大肆引用,作为质疑卫生部鉴定权威性的有力证据。
同样陷入“失信于民”窘境的还有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近期多美滋“结石门”事件中,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具了“多美滋产品检验完全合格”的通告,但是这一通告也遭遇了被铺天盖地负面新闻淹没的命运。在百度新闻中以“多美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绝大多数仍是质疑多美滋导致婴儿结石的报道。
政府需规范媒体监督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方舟子只是借着“科学打假”的名行“疯狂打假”的实。“我看目前大家都在引用斗士方舟子结论,我觉得是很严重的事。应该多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否则打假打错了,无辜的奶农就遭殃了,……数千家养奶牛业倒闭,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对此问题一定慎重,在确凿的证据出来之外,还是不要乱跟那些一直想置许多企业于死地的人起舞。”
据悉,在媒体报道的巨大压力下,蒙牛的产品销量大幅下跌至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成品库存储的滞销产品已达最大库容,这一事件让蒙牛将再度面临着与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相同的艰难处境。蒙牛背后的300万奶农正在同蒙牛一起承受“OMP致癌”谣言的危害。
没有什么比食品安全更容易激起公众的愤怒和关注。企业自身在生产中不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就很容易被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妖魔化”。这次特仑苏“OMP风波”也让蒙牛等企业吸取了教训,它们已经开始向相关主管部门就科技创新在产品中的添加应用提出了报批申请。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万陆认为,严格市场监管才能保护民族工业。但是现在的问题或许不仅仅是严格市场监管就能解决的,媒体监管也不可懈怠。一面是质疑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一面又对政府公告置若罔闻,这就是当下媒体在履行监督职能中的“怪象”。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缺乏平衡和公正的“曝光”,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在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使得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被大幅削弱,公众对政府监管普遍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长此以往,今后任何关于食品的负面消息,都可能在媒体的演绎下,转化为一场引发公众过度恐慌的食品安全危机,不仅会给相关企业、行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会使行政资源被浪费。
媒体监督对于企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必不可少。但是为了追求轰动效果而一味“炒作”,把企业的“个案”推而广之到整个行业、整个社会,上纲上线,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一种过度恐慌的情绪,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关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媒体监管的必要控制,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杜绝媒体利用公众在食品安全上的不安全感而进行的扭曲事实真相的炒作,共同建设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帮助中国乳业积极的恢复。同时,还要树立国家机构在食品安全上的权威性,确保在下一次安全危机爆发的时候,能够尽快平息公众的“过度恐慌”,保证社会稳定。